西元 2011 年 10 月 11 日 第42期會訊
 理事長的話 - 蔣立琦
   酷熱的溽夏應該是讓人找個好理由放鬆與休息的,學期結束假期開始,教學工作的告一段落,實習也結束、成績也結算。但是對護理研究的熱情與渴望,終於急迫的在大家心中忖忖的發動中,總算有時間規劃更具意義的研討會。而且每次研討會看到大家求知若渴、認真參與、滿滿收穫、回去努力深耕,都讓我們把一切辛勞忘卻。
   
  
從六月四日University of Indiana的Dr. Broome前來為年輕學者未來的領導者展開今年度首場研討會,此次規畫系列研究的方向,並且由榮獲本會國際護理研究名人堂(Hall of Fame)陳彰惠教授介紹自己多年研究之理念與研究成果。六月21~22日兩天由來自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的Dr. Kathleen Knafl以及Dr. Marcia VanRiper主講家庭護理研究,從質性研究到問卷形成,到理念架構的建構,以及基因遺傳在家庭護理中所佔的重要性。兩場研習讓大家從研究中建構護理知識、概念、與理論。
   
 
七月11-15日墨西哥Cancun舉辦International Nursing Research Conference,本會協助組團由顏妙芬理事帶隊前往墨西哥開會,順利圓滿,也恭賀陳彰惠教授在此會榮獲本會第二屆國際護理研究名人堂(Hall of Fame),真是為國爭光。台灣近幾年的護理研究在國際上的傑出表現受到重視,也期望會員戮力繼續爭取榮耀。
   
  
八月26日由中國醫藥大學護理學系曾雅玲理事與前任秘書長馬維芬副教授協力規劃一場護理研究問卷測量的發展與驗證,超過120人次的報名,真是很久未見的盛況,兩年未在台中辦理研習會,實在對不起這麼多中南部的會員。因此會員們建議多在中南部辦活動,本會也會大家繼續熱力支持。八月29日本會總會副理事長Dr. Gwen Sherwood由三軍總醫院護理部邀請,感謝秘書長曾雯琦的精心規劃,下午在風雨欲來的颱風天舉辦了理監事會,並與副理事長報告本會會務與運作狀況,他對於我們積極的研討活動與參與總會各項活動表示欽佩並鼓勵我們參與Key Award的競選,我想明年吧!實在大家都太忙了。八月30日我們在還三總辦理護理品質促進之研究方法論,由Dr. Gwen Sherwood主講精彩的護理品質建立與監測,下午由吳聖良教授主講護理品質指標資料庫之建置及其應用,從理論到實際操作,是一場精采的研習活動。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蔡佩珊將繼續為大家設計優質的研習活動。
   
  年底前社區委員會主任委員周桂如教授已經著手規劃社區服務活動,以增加本會的能見度與社會服務之形象。秘書處著手設計新的網頁,e化的世界,必須有更強的網頁功能與會務管理。也請大家上網更新個人資料,研習會也將採用網路報名。期望新的網頁能提供給會員更優質的服務。
   
 
 主編輯的話 - 臺北醫學大學護理學系教授 李碧霞
                                              2011.09   
  
在繁重的臨床實務中,如何尋找具有充分證據的實證資料,好讓護理人員提供具有科學性、準確性及時效性的護理照護,已是今日護理發展的新趨勢。
本期實證園地,翻譯美國瓊安娜•布里克斯學院最佳臨床實務(Joanna Briggs InstituteBest Practice)的系統回顧文章之一:生命徵象,以期增進臨床護理人員的護理技能及健康照護成效。芳草集部分則專訪中臺科技大學護理學院院長胡月娟教授,讓大家認識更多在護理界貢獻良多的優質護理人員。
    會訊可以快速的提供新知、傳達國內護理界的重要活動訊息,以及最新的國際活動,以饗會員,期望大家在繁重的工作中,能靜心品嚐本期會訊。
 實證園地:生命微象
譯自:Best Practice -- Evidence Based Information Sheets for Health Professionals
( Vol 3, Issue 3, 1999)

翻譯者:
舒敬媛
行政院衛生署雙和醫院護理師
 
莊宇慧
臺北醫學大學護理學系助理教授
 
李碧霞
臺北醫學大學護理學系教授
誌謝
    此「最佳臨床實務資訊單」是有關生命徵象研究的系統文獻回顧。如果您想查看資訊單的一手資料,可以在瓊安娜•布里克斯學院(Joanna Briggs Institute; JBI)的系統回顧報告中取得。
此臨床實務資訊單包含下列概念:
1.生命徵象:一般議題
2.生命徵象:呼吸速率
3.生命徵象:脈搏速率
4.生命徵象:血壓
5.生命徵象:體溫

前言
    觀察病人是護理照護中重要的一環,因為可以監測病情的進展,並可以及時發現不良事件和是否有延遲復原的情形。傳統上,觀察病人或生命徵象包含血壓、體溫、脈搏和呼吸速率。最近一篇系統文獻回顧強調下列議題:生命徵象的目的、測量生命徵象最適當的頻率、生命徵象包含的觀察項目,以及有關體溫、脈搏、呼吸速率和血壓個別測量方式的相關議題。
    此「最佳臨床實務資訊單」綜合了目前生命徵象最佳的實證資料,在這份資訊單中,觀察一詞是指在一般情況下,對病人的觀察,而生命徵象特別是指體溫、脈搏、呼吸和血壓。

實證等級

所有的研究均依據下列分類系統的實證強度來進行分類。

等級一
證據來自所有相關的隨機控制實驗(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之系統文獻回顧。

等級二
證據至少來自一篇適當設計的隨機控制實驗。

等級三-1
證據來自設計良好的非隨機控制實驗。

等級三-2
證據來自設計良好的世代研究或最好是從多個中心或研究小組執行的病例對照分析研究。

等級三-3
證據來自有或無介入措施的多元時間序列設計,具顯著結果之無對照的研究。

等級四
來自有公信力之學者專家的意見,這些意見是依據臨床經驗、描述性研究或是專家委員會的報告。
 

生命徵象:一般議題

生命徵象與觀察
    測量體溫、脈搏、心跳和血壓皆可稱為「生命徵象」與「觀察」,這兩個名詞之間沒有很好的界定,使用沒有一致性,且經常交換使用。生命徵象一詞意味測量重要或危急的生理功能,而觀察一詞所指的是更廣泛的監測。雖然文獻中沒有明確的定義,但主導此系統回顧的專家小組認為,觀察是反映目前臨床實務更恰當的術語。這意味著病人觀察不再侷限於傳統的四個參數,而是作為補充並加上其他臨床狀態的測量。
生命徵象的組成
    傳統上,生命徵象一詞是指體溫、呼吸速率、脈搏速率及血壓的測量。然而,文獻中建議生命徵象所包含的參數可以再增加其他有用的測量值,如:營養狀態、吸菸狀態、肺活量測量(spirometry)、體位變化之生命徵象(orthostatic vital signs)及脈搏血氧飽和度測量(pulse oximetry)。然而,唯獨脈搏血氧飽和度測量與確認病人的吸菸狀態被證明確實可以改變臨床照護者的處理方式。研究證實,在某些狀況下,脈搏血氧飽和度測量對於檢測一些可能被忽略且惡化的生理功能是有用的,如此可以減少病患的檢查項目和改變預定的治療計畫。基於此,脈搏血氧飽和度測量已經被建議加入傳統四項測量生理狀態的參數中。
    「吸菸狀態是生命徵象之一」這個概念已被使用在首次病人的評估上,且顯示由健康照護人員提供諮詢及戒菸勸告的可能性,有增加的情形。雖然這個參數尚未加入傳統的生命徵象或病人觀察中,但它仍在首次評估病人時,扮演一個重要角色。
其他建議的生命徵象測量項目,如:營養和體位變化之生命徵象,並沒有顯示會對病人的臨床處置有影響。雖然有許多其他的測量和量表存在,但在病人觀察這個架構中,它們的角色尚未被確定。某些情況下,對病人做簡單的視覺觀察,可能就足夠了,換句話說,就是監測病人的進展及臨床狀態。然而,這仍然需要更多的闡述。
限制
    根據少數的研究發現,生命徵象對於檢測重要的生理改變是相當有限的。例如:生命徵象無法發現大量失血、無法辨識嬰兒是否重病、無法發現燒燙傷患者的血漿量不足。一篇關於嚴重胸腹部損傷病人的回溯性研究發現,損傷後正常或穩定的生命徵象,並不代表病人沒有危及生命的出血症狀。這些研究建議,生命徵象的用處或許更適合當作是否需要進一步更多適當檢查的一項指標。因此,須注意的是,正常的生命徵象參數並不能保證有一個穩定的生理狀態。
生命徵象的頻率
有關病人觀察頻率的資訊相當有限,許多皆是來自護理人員的調查、臨床照護記錄及專家的意見。針對護理人員的調查顯示,很多護理人員承認頻繁的測量病人的生命徵象,並不是病人需要的,然而這已成為常規,與病人個別的需求無關。
    減少術後病人觀察頻率所造成影響的二個研究發現,在測量頻率上都只有些微的改變。其中一篇研究描述在輸血過程中,從每15至30分鐘測量一次生命徵象,改為輸血開始時、15分鐘及輸完時各測量一次,而在輸血過程的其他時間,則採取視覺觀察來監測病人的狀態,發現此舉對於病人的安全並沒有影響。然而,這個研究的實證力是有限的,因此不足以改變臨床照護的方式。「生命徵象」的系統回顧得到的結論如下:對於病人觀察最適當的頻率尚未被嚴謹的調查。
生命徵象:呼吸速率
    只有少數的研究與呼吸速率的監測有關,而這些研究著重於呼吸速率測量的不準確性,以及將呼吸速率視為是呼吸功能障礙的標記。
    文獻已記錄呼吸測量的不準確性,一篇研究比較測量15秒及1分鐘呼吸速率之間的差異,發現兩者在速率上有顯著差異。針對小於5歲兒童的呼吸速率測量(30秒與60秒的測量),建議用60秒測量,因為其所造成的變異性較小。另一篇研究發現,用聽診器測量嬰兒的快速呼吸速率,比在嬰兒床旁邊沒有使用聽診器計算,高出20%至50%。
    已有研究指出呼吸速率的數值是潛在呼吸功能障礙的指標,但它的價值有限。一篇研究發現,急診室血氧飽和濃度低於90%的病人,只有33%出現呼吸速率增加的情況。小於六個月的嬰兒,以評估呼吸速率來區別疾病的嚴重度是不太有用的,約有一半的嬰兒呼吸速率大於每分鐘50次,因此,將呼吸速率之「臨界點」設為每分鐘50次,做為嚴重呼吸系統疾病的指標,是被質疑的。也有研究指出有些因素對呼吸速率有顯著影響,如:哭泣、睡眠、躁動及年齡,這些研究及相似研究的結果顯示,用呼吸速率做為嚴重疾病的指標,其效果有限。
生命徵象:脈搏速率
    極少數的文章探討脈搏速率的測量,當心跳速率需要特別注意時,心臟監視器很可能用來判斷的,不只是速率,也包括節奏。「脈搏的型態」這個角色,例如: 規則的脈搏與不規則的脈搏、強壯的脈搏與微弱的脈搏,在生命徵象或病人觀察中,並未被強調。因此,當需要更多進階的監測時,監測脈搏速率即扮演重要的角色。
    一篇針對心房顫動患者測量脈搏速率的研究結果建議,用聽診器測量心尖60秒是最準確的速率;這篇研究指出有86%的護理人員低估了脈搏速率,當心跳增加時,錯誤的幅度也跟著增加。另一篇研究建議,用30秒測量脈搏速率,是最準確且有效率的方法,指明測量15秒是最不準確的方法。第三個研究發現,用60秒以上的時間測量,並沒有比用15或30秒來得有效。這些研究者提出計算準確的脈搏速率或許較一般認為的困難。
    一篇使用聽診器來評估嬰兒心尖脈速率的研究指出,評估時間的長短並不是錯誤的主要因素,與呼吸速率相仿,脈搏速率也會受到嬰兒的狀態及疾病影響。
    雖然這些研究皆指出脈搏速率測量的準確性會受測量脈搏的秒數所影響,但這些研究結果在臨床上的顯著差異尚不清楚。另有持相反意見的研究指出,測量時間與脈搏速率之間只有些微的影響。
生命徵象:血壓
    關於用血壓計(sphygmomanometer)測量血壓的研究焦點,著重於間接血壓的精準度、聽診對觸診、壓脈帶大小、測量時手臂的擺位及健康照護人員的技術。
直接對間接
   許多研究比較直接(動脈內)與間接(聽診)的血壓測量,兩種方法在收縮壓的測量上,似乎沒有顯著的差異,其中兩篇的差異範圍在3毫米汞柱,第三篇則為12毫米汞柱;舒張壓的差異則較大,且受參考點的影響,當使用第五階段柯氏音(Korotkoff’s sound)(聲音消失)為參考點時,兩種方法提供類似的壓力值;然而,當使用第四階段柯氏音(Korotkoff’s sound)低沉聲音(muffling)為參考點時,聽診所測量出來的壓力,會顯著大於動脈內的壓力(見表一)。一項針對兒童的研究指出,無論是用聽診,還是觸診的方法,對於收縮壓都有高估的情形。表二列出目前建議臨床測量血壓的方法。
表一
柯氏音
用聽診方式測量血壓,是基於血流變化所產生的聲音,稱為柯氏音,可分為下列五期:
1.第一期 第一個微弱、清楚的敲擊聲(clear tapping sounds被聽見時的血壓值,當壓脈帶放氣時會增加辨別度(參考點為收縮壓)。
2.第二期 在壓脈帶放氣時所聽到的潺潺或瑟瑟聲(murmur or  swishing
3.第三期 比之前更清脆更強的聲音(crisper and increase in intensity)。
4.第四期 聽見一個清楚、突然且逐漸消失的聲音(distinct, abrupt, muffling of sound
5.第五期 當聽到最後一個聲音時的壓力值(參考點為舒張壓)。

表二
建議測量血壓的方法
依據已發表的資訊,下列是建議的做法:
病人必須坐下休息5分鐘,且手臂位置應與心臟成水平。
使用適當的壓脈帶,充氣囊大小應接近(至少80%)或完全包覆手
  臂。
測量前30分鐘,病人不應該吸菸或攝取咖啡因。
使用水銀血壓計、最近校正過的無液檢壓計(aneroid  
 manometer)或是校正過的電子血壓計測量。
同時記錄收縮壓及舒張壓。
第五期柯氏音(聲音消失時)為舒張壓的值。
需測量2次或2次以上時,每次測量應間隔2分鐘,且取得平均值,
若相差大於
5毫米汞柱,需再測量。



聽診對觸診
    一篇比較用聽診及觸診測量收縮壓的研究發現,兩者相差8毫米汞柱。雖然觸診常被限制於測量收縮壓,一篇研究指出肱動脈觸診法確認尖銳的第四期柯氏音,可精準的測量舒張壓。然而,此項技術在臨床實務上的價值及健康照護者測量的準確性,還有待證明。
壓脈帶大小
    尚未充氣之壓脈帶(充氣囊)的長度及寬度,可能是造成血壓測量錯誤的來源之一。許多研究著重在壓脈帶的寬度(沿著充氣囊的尺寸),可能是造成錯誤的潛在原因。目前可取得的標準壓脈帶寬度大約接近12公分,較大及較小的尺寸亦可取得。研究指出,若使用較窄的壓脈帶,會高估血壓值,而太寬的壓脈帶,則會低估血壓值;壓脈帶的長度對準確性的影響較小。
    對於手臂圍介於33至35公分的肥胖者,建議使用較大的壓脈帶(15公分寬),手臂圍大於41公分者,則需要用大腿壓脈帶(18公分寬);然而,有文獻指出較粗的手臂如使用大腿用壓脈帶測量,是有困難的。壓脈帶寬度在新生兒血壓的測量上也是重要的,壓脈帶的寬度建議為手臂圍的50%。
手臂及身體位置
    比較一個人坐著時,手臂水平放置或是垂於身體兩側的血壓,可以發現收縮壓平均差異在11毫米汞柱,舒張壓則差12毫米汞柱;當手臂放置低於或高於心臟時,血壓值的改變則高達20毫米汞柱;因此,測量血壓時,建議採坐姿,且支托手臂與心臟接近水平的位置。
鐘面與膜面
    過去有研究使用聽診器的鐘面及膜面測量血壓之準確度。一篇研究指出,使用聽診器的鐘面來測量血壓,所得數值會高於使用膜面;另一篇研究也有相同的結果;故研究者建議使用鐘面測量所有的血壓。
健康照護人員的技術
    健康照護人員測量血壓的方式與建議的測量方式出現不同的情形,以美國心臟學會指引(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Guidelines)做為標準,有57%的護生沒有遵從指引,包含壓脈帶的位置、透過觸診來預估收縮壓、適當充氣壓力的計算及聽診器的放置位置。另一篇針對172位健康照護者的研究指出,護理人員及醫生測量血壓的方法是不適當且不準確的;只有3%的一般科醫師(家醫科)及2%的護理人員的測量結果是可靠的。兩篇探討血壓測量教育計畫之影響的研究發現,教育計畫增加不同血壓讀數的一致性,也顯著降低了技術操作上的不一致。
限制
    一篇針對15位心跳停止重症患者之血壓測量的描述性研究,提出血壓測量上的限制,5位病患有足夠的動脈內血壓,但壓脈帶血壓計卻測量不到;4位的壓脈帶血壓接近正常值,但心輸出量卻不足;這篇研究建議間接血壓的測量並不一定能正確反應重症病患血液動力學的狀態。
生命徵象:體溫
    在文獻收集的過程中,大量發現各種不同層面測量溫度的研究,這些研究重點在於測量體溫的方法及身體部位(見表三)。由於研究的數量,比較不同的測量溫度方法,將會在另一個系統文獻回顧介紹,此處臨床實務資訊單則只將著重於口溫、肛溫、腋溫及鼓膜(tympanic)溫度的介紹。
表三
體溫測量
測量體溫的不同身體部位包括:
‧口
‧腋下
‧鼓膜
‧直腸
‧皮膚表面
‧肺動脈
‧鼻子
‧腹股溝
‧食道
‧氣管
‧膀胱
‧尿液



被廣泛用來測量溫度的工具包括:
‧玻璃水銀溫度計
‧電子溫度計
‧肺動脈導管
‧有溫度探頭的氣管內管
‧有溫度探頭的尿管
‧液晶溫度片
‧拋棄式溫度計
‧紅外線(鼓膜)溫度計








 
一般議題
    雖然許多研究都將焦點放在測量的準確性,但有一篇研究探討以觸摸來篩檢發燒時發現,當母親及醫學生使用觸摸法來評估發燒,雖然高估發燒的發生,但此行為較少忽略孩子的發燒。當簡單觸摸可以成為準確測量發燒的方法時,此篇研究結果可能挑戰了目前將焦點著重在測量至小數點第一位的準確測量研究上。過去曾研究用體溫做為門診手術出院標準,但結果顯示以發燒做為出院標準並不實用。
口溫
    針對從嘴巴不同部位做測量的研究,發現從左側或右側的舌下測量,會得到較高的溫度紀錄。
    評估氧療法(oxygen therapy)對口溫的影響,統計上的顯著差異呈現矛盾的結果,然而,沒有一篇研究發現臨床上的顯著差異;同樣的,從每分鐘2至6公升不同流速的氧氣、熱或冷的氣體吸入,對口溫測量並不會造成影響。兩篇研究發現,快速的呼吸速率對口溫有小部分的影響,但這個結果與另一篇研究相互矛盾,在此篇研究中顯示,無論快速或深呼吸、單獨或混合出現,對口溫都有影響。
    研究顯示飲用熱或冷水會顯著影響口溫的數值,因此,建議飲用15至20分鐘後再測量,以確保準確性。吸菸不會改變口溫。
    使用水銀溫度計準確測量口溫所需的時間方面,一篇研究發現對於健康的成人使用2分鐘測量,有27%的溫度值至少誤差0.3℃;一篇評估體溫計插入正常及發燒成人時間的研究,建議插入6分鐘,以取得最適當的時間及臨床可行性之間的平衡;雖然另外一篇研究建議插入7分鐘,以確保大部分正常與發燒的體溫可被正確記錄。然而,一篇調查顯示護理人員大都將水銀溫度計留在口中不到3分鐘。
腋溫
    關於腋溫的研究很有限,一項關於老年女性腋溫測量的研究,發現個體間差異很大;雖然平均腋溫為36℃,但寬廣的溫度範圍造成無法以一個單一數字來認定是否為「正常」的腋溫溫度;另一篇針對新生兒透過上肢靜脈輸液對腋溫所造成影響的研究,顯示在腋溫的準確度上沒有顯著的差異。
鼓膜溫度
    有可觀的研究闡述鼓膜溫度的測量,包括從感染或耳垢影響測量準確度到最佳的測量技術。研究指出,中耳炎對鼓膜溫的測量沒有影響;雖然一些研究指出對於單側性中耳炎患者兩耳之鼓膜溫度有統計上顯著差異,這個差異約為0.1℃,故在臨床上較沒有重要性。耳垢的存在確實會影響鼓膜溫度的差異,雖然研究結果是不同的,但有相當大的比例顯示,測量阻塞耳朵的溫度會比未被阻塞之耳朵高出0.3℃。
    評估技術的研究建議,要測量鼓膜溫度時,需將外耳道拉直,若無法將外耳道拉直,則紅外線體溫計只有部分投射至鼓膜。拉耳朵這個技術在大人應將耳廓向上向後拉,嬰兒則將耳廓向後拉。
    評估環境溫度對鼓膜溫度之影響的研究建議,當處在一個熱的環境時,將顯著影響讀數,冷的環境則沒有太大的影響。
    對於不同溫度測量方法的成本分析研究建議,紅外線測量雖然初始成本較高,但最符合成本效益,原因是此方法可以快速讀取測量數值,進而節省人力成本。
直腸溫度
    許多研究比較不同的溫度測量方法,通常直腸溫度都做為比較標準,然而這些研究將會被整理在另一篇系統回顧報告中。最常探討有關直腸溫度測量的議題為直腸穿孔,這個危機最主要出現在新生兒及兒童身上。其他併發症包含因直腸穿孔所引起的腹膜炎。另一個發生在2歲兒童的案例,為常規測量肛溫時溫度計斷裂,導致直腸溫度計脊柱內移位(intra-spinal migration of a rectal thermometer)。一個十年的醫院紀錄回顧發現,16位兒童因直腸溫度計斷裂或存留於體內而住到外科病房;針對此一問題,腋溫的測量會比直腸溫度的測量來得適當。隨著紅外線鼓膜溫度計的來臨,這些併發症已較少出現。

臨床實務的應用
當許多研究已針對病人觀察的特定層面進行調查(如不同測量的準確度),卻很少研究強調監測病人進展最有效果及效率的方法。然而,臨床需針對其機構的特質,決定病人觀察的項目,以及特別是參考傳統的四個生命徵象參數,以確保:
1.確認病人臨床狀況時,觀察是適當的方式。
2.現有的技術可被適當的使用,用來輔助,甚至取代不太有效的病人 
 觀察方法。
3.依照習慣而非病人需要的觀察方法,應該減少使用。

其他系統回顧中,會影響臨床實務的議題包括:
1.「觀察」一詞應比「生命徵象」優先使用,因為更能反應病人監測
 的多樣性。
2.直腸不應是測量體溫的首選部位。
3.正常的生命徵象不等同於正常的生理狀態。
4.教育計畫可能有效提高健康照護者測量血壓的技術。
5.生命徵象的準確性可能受到許多小因素的影響,或許是一個累積效應,所以機構組織應對所有測量,推動一個標準化的測量方法。

 
建議
由於大部分廣泛病人觀察的議題都缺乏證據,這些建議均來自於專家小組,並被列為第四級的證據(專家意見)。
‧特定病人觀察的頻率及持續時間,應該根據臨床評估而不是規範方
  案。
‧病人觀察的次數需根據病人的臨床狀態來決定。
‧初學的執業者應向有經驗的執業者確認他們的評估能力。
‧生命徵象不該被做為確保護理人員經常探視病人的一個途徑。
‧當視覺檢查或病人檢查可以反映病人臨床狀態時,此即應該被接受為病人觀察的一種形式。
‧每一機構的健康照護者應被訓練用標準化的方式觀察病人,且應明瞭這個行為的風險及限制。
‧當正確評估及監測是關鍵時,脈搏血氧飽和度測量應被視為生命徵象之一。
其他專家提出的重要議題包括:
‧臨床領域需要確認誰有責任決定病人觀察的頻率及內涵。
‧一系列的觀察比單一次觀察更重要。
 芳草集:精於術‧遊於藝 發現優雅的護理芳草~~中臺科技大學護理學院院長 胡月娟教授專訪

中臺科技大學護理學院 林麗鳳副教授 文稿

博學多才‧深耕護理
   進入中臺科技大學護理學院網頁,院長胡月娟教授,近五年的學術論著洋洋灑灑100多篇,令人敬佩,而由院長主筆的心靈點滴,更是發人深省,喚起人們心靈深處的感動。
    胡月娟教授1978年畢業於臺大護理學系,1981年進入中臺醫專(中臺科技大學的前身)任教,迄今30年,可謂是資深的中臺人。投入護理領域,在浩瀚的護理領域中,胡教授博學多才,學術專長以護理行政、成年人護理、長期照護著稱。訪談中,胡教授優雅的談吐,散發著對護理的摯愛。
    胡教授回憶起1987年於臺大醫學院護理研究所進修期間照顧血癌病患的經驗:「病人接受治療期間,骨髓功能受到抑制,口腔黏膜破損,無法進食,無法清潔,嘴巴異味難聞……」,醫師認為只要骨髓功能恢復就會正常,無需特別處理。胡教授分享當時的護理經驗,她深信護理就是幫助人的工作,除了用棉花棒幫助病人清潔濕潤口腔使其獲得舒適感之外,一定還有其他辦法改善。於是她查閱很多資料,終於找到口腔護理的文獻,讓病人得到更好的照顧。她用〝make a difference〞來鼓勵學生不要小看自己,要用心體會護理的獨特功能,欣賞合宜的護理措施能帶給病人的感受是多麼的不同。而胡教授當時從文獻找到前人的研究,應用到臨床,獲得實證的護理經驗,也為現在推動實證護理播下一顆種子。
    1989年學校推動護理教師臨床實務與教學結合,胡教授接任臺中市順天醫院護理部主任,當時的順天醫院以照護癌症病人著稱。在這期間接觸許多癌症病患,她發現許多癌症病患在病後對生命的珍惜,她轉述:病患說的話:「……當每天早上起床時,發覺自己又多了一天……」,她有感於病人的樂觀態度,深深覺得癌症其實就是一種慢性病,如何與其共存,提升生活品質,正是現代推展長期照顧的方向。
    1998年胡教授遠赴英國ULSTER大學攻讀博士,受順天醫院的工作經驗的影響,博士論文即以慢性病患的健康概念、健康行為為主題,並在2001年學成歸國。迄今陸續發表數十篇以慢性病患之疾病衝擊、健康行為與因應結果等相關的實證研究報告與論文。胡教授期勉學生:「學問在病人身上,照顧病人可以學到許多活的知識。」更鼓勵學生要走入臨床,從工作中發現自己不足的地方,再回學校讀書,將會更有效益。
面對挑戰‧勇於任事
    2001年獲得博士學位,學成歸國後,正當技職體系護理教育的評鑑風潮興起,胡教授即接受徵召,擔任學校的教學行政工作,從進修部主任、護理系主任,至護理學院院長,一肩扛起評鑑的壓力和挑戰,帶領護理系所的教師們,大步向前。胡教授談起在國外讀書時對評鑑的感覺:「評鑑就像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個自我檢視的機制,當老師就是把書教好,學校的行政人員就是把學生的學習環境布置好,讓老師好好教、學生好好學而已。」面對教育部對學校的評鑑,她也用相同的態度,帶領護理系所的教師們,一步一腳印,向前邁進。
    她分享在留學期間,體會到「Simple、Slow、Share」那種生活簡單、步調緩慢,才有機會觀察學習,以及與人分享才能增進人際的互動和交流。她指出歐洲許多人的傢俱是自己製作或是二手貨,實質上是很環保的;這段求學期間,她有機會參加了歐盟舉辦的災難護理的課程,以國際觀察員的身分做參訪,發現不同專業師資的分享和交流,共同促進病患福祉的團隊工作經驗很寶貴。臺灣則是各家醫院專業人員分布均勻,各種人才皆有;參加學術研討會的機會很多,真是幸福。她時常勉勵學校師生多參加研討會,從分享和學術交流,不斷提昇專業知能,落實終身學習。
相夫教子‧家庭和樂
    在忙碌的教學行政和研究工作中,談起家庭,胡教授眼中透露著溫柔,她說:知識是死的,唯有教學與實務結合,才能盡情發揮,才是活的。行政工作學到人際互動,歷練人情事理,而家庭是需要經營的,夫婦雙方要互相成長和學習,如此才能成為人生路途上相扶持的好伴侶。她當年遠赴英國攻讀博士學位時,就是全家一起去的,那種在他鄉求學的經歷,使全家更緊密生活在一起。實際翻閱胡教授的論文集,也發現將近十篇的文章是與胡教授的先生林副教授共同發表的,胡教授相夫教子、鶼鰈情深,家庭和樂,令人羨慕。
 
 護理界最新國際活動消息
  國際護理榮譽學會美國總會將於10月29日至11月2日舉行第41屆全球學術雙年會暨全球代表會議,會議地點位於美國德克薩斯州(Grapevine,Texas,USA),本會將由秘書長曾雯琦及理事周汎澔代表理事長出席,此次與會者有高雄醫學大學陳桂敏教授、台北榮民總醫院馮容莊副主任. .等。                                                
 國際護理榮譽學會 中華民國分會
 台北市信義區吳興街250號 護理學院A1318辦公室
 The Honor Society of Nursing, Sigma Theta Tau International,
 Lambda Beta-at-Large Chapter in Taiwan, R.O.C
聯絡電話(02)2966-1733
虛擬主機 & 網站維護威普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