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 2024 年 10 月 08 日 第91-4期會訊
 芳草集
慈濟大學彭台珠院長專訪

受訪者:彭台珠 院長

撰稿者:王淑貞 助理教授

慈濟大學護理學院院長

慈濟大學護理學系彭台珠主任在臺大護理學系及公共衛生研究所畢業後,投入慈濟教育體系工作,至今已超過三十年。

教學的同時積累行政能力  大學系所管理需創新改變

彭台珠主任自臺大畢業後一直在台北工作,到1992年,正值臺北興建捷運的交通黑暗期,上下班往返就要好幾個小時,因此與先生經過一番討論後,決定舉家搬遷回到先生的故鄉─花蓮。她開始在慈濟護專任教,之後轉任慈濟大學。

 回首教育工作,彭台珠教授發現在慈濟教育體系服務的這32年之中,有三分之二的時間是擔任行政職。在慈濟護專的第二年就擔任護理系()主任,連續九年,其間協助慈濟護專改制為慈濟技術學院。覺得應該是自己繼續進修提升自我的時機點了,彭台珠主任就近在慈濟大學進修醫學科學研究所護理組博士,以三年半時間取得博士學位,重返慈濟技術學院擔任主任祕書六年。2011年晉升教授後,轉至慈濟大學任教,直至現在擔任系主任又已經有10年了。於技職體系的護理系()歷經了多次的系科評鑑及護專改制技術學院等評鑑的行政淬鍊,所以到慈濟大學後,彭台珠主任表示,系所管理及評鑑,都因為有過去的經驗,還能夠應付這些挑戰。 

「外在環境的變化很快,如果我們不改變,很快就會被淘汰,大環境的各個面向改變,護理也不能置身於外,身為護理系的主管必須要有預測趨勢能力,要能夠應付未來五年,甚至十年的可能變化,並要隨時調整策略,才能確保系所的生存能力。我們也發現有些系所已經承受不了外在的變化,被趨勢追趕或消滅。」彭主任的哲學是要超越趨勢所帶來的壓力,所以不能只看現況,而是要有預測未來趨勢,運用管理策略,進行創新改變。

主動培育教育師資  營造師生自在學習的環境 

彭台珠教授在擔任系主任時,善用SWOT分析。她發現東部地區教師流動率不高,但不易尋覓合適教師,於是主動提供師資培育,支持老師再進修,她說:「與其等待老師來應徵,不如我們培育自己的老師,鼓勵教師升等。又譬如現在的FNP的授課老師,我也是鼓勵具備助理教授以上資格的教師,能再進修專師課程,具備可以參與專師考試資格,成為具有專師執照的教師。」彭台珠主任的這些策略,透過時間與耐心持續提供支持,逐漸看到成果。 

對於護理學生的教育,彭主任認為學生是未來的人才,所以教育對於一位護理學生的影響非常大,教學品質關乎學生畢業到職場後,能否提供病人好的照護品質,「所以護理學系的課程一定要以學生畢業後能成為什麼樣的專業人才作規劃,而不能只停留在課程活動,教師要為未來的護理人才負責,也要為學生未來的生涯著想。」彭主任談及,學生在護理學系大學四年的學習,會影響到未來幾十年的價值觀及知識技能,是很重要的奠基期,「基礎打好,到社會就會越穩健的發揮他的能力,對他的人生影響很大,身為一位教師都要很謹慎小心的教育學生。所以我對於教育學生和教育行政決策非常重視,要以學生及教師為中心。」 

彭台珠主任常提醒自己,身為一位系主任,要努力讓老師很開心在學校工作,學生能學習快樂,營造讓教師和學生都能自在學習的環境,這樣可以讓學習成效更好,間接對社會也有很大的幫助。

率先投入培育家庭專科護理師  第一屆專科護理師教師學會理事長
 

過去慈濟大學的護理學系只有一班,經營效益不足,所以彭台珠主任於2016年申請增班,她分析說明:「在原有的教學資源下,可以增加更多的學生加入護理學系就讀,提高經營效益。如碩士在職專班在開始之前,先開碩士學分班,讓在職的護理人員有機會先進修碩士學分,然後專班開始後,讓在職的護理師可以有機會參加正式的碩士班,也可以讓醫院護理部可以繼續留任人才,這些都是要從市場需求看趨勢,而非現況,如果只看到現在的需求,是無法面對快速的社會變化。」

 同時,要如何培養這些能力,彭台珠主任提醒,就是要多參與外部專業活動,觀察專業趨勢及政府部門的政策,互相學習。當學校老師忙著教學,護理人員忙著臨床時,身為護理學系主任的彭台珠主任具備相當的前瞻能力與勇氣。「我們是首屆配合衛生福利部辦理專科護理師碩士公費生的學校之一,主要是培育家庭專科護理師,也是學生人數最多的學校,因為看到社會需求的趨勢,雖然當時法規還不明確,但我們就開始投入,從今年各家學校陸續加入,這也能看出我們當初的決策是對的。」衛生福利部護理與健康照護司於2021年推出碩士公費生培育計畫,期望家庭專科護理師的角色能夠提供慢性病及健康促進的家庭照護,成為社區的健康照護者。彭台珠主任也同時擔任第一屆專科護理師教師學會理事長,她鼓勵所有的FNP的學生:「你們正在為臺灣家庭專科護理師的發展譜寫歷史。」雖然面對許多不確定性,但同時也能掌握與創造許多機會。

接受世代交替變化  保持彈性的心態

 由於人力的短缺,各家學校不斷的開放護理學系招生,慈濟大學護理學系所也面臨更複雜的競爭與挑戰,經營學系就需要更有彈性。彭主任表示:「由於大環境改變,要觀察這五年少子化趨勢,不只是護理缺人,其他行業一樣是缺人,所以要如何吸引學生選擇護理系就讀,值得用心思考。資訊時代,各行各業的工作選擇越來越多元,我們需要調整我們可以提供給畢業生什麼樣的願景,才能吸引學生願意投入護理工作。學生現在進入護理學系,他看的是未來的機會,而非只是在醫院工作,所以也是我們要面對的挑戰。」

 「現在的年輕人一生下來就備受父母的呵護,所以家長將自己的寶貝送到學校,老師如何面對被家長捧在手掌心的寶貝交給學校,有些家長是與學生共學的,老師也因此面對更多的挑戰。另外不只是醫院護理師流動率大,在學期間的學生的移動率也很大,學生可以從系轉系或校轉校的移動,所以老師的心態也要跟著有彈性。」面對世代的變化性,彭主任點出身為教育者必須具備彈性的心態。

慈濟護理融入人文精神  耐心毅力培育護理人才

 護理學生的培育從基礎到進階照護的學習,無不考驗著護理教師們在專業理論與臨床實務結合上的實力。2015年粉塵爆炸意外發生後,全臺灣許多醫護人員投入救災照護,彭主任與系上老師也從花蓮北上到台北慈濟醫院參與病人照護。她說:「理由很簡單,第一線需要大量護理人力,身為護理教師,責無旁貸。」原本她擔心會造成醫院困擾,後來發現慈大畢業生都過來跟她打招呼,看到師長也一起到院幫忙,原本忙得很疲累的畢業學生們反而受到感動與激勵。當然老師也感動,她說:「看到學生付出所學,努力搶救病人,身為老師感到很欣慰。」

慈大護理學系在教育實踐上,不只是專業教學還會加入人文慈善。「護理強調對人的直接照顧,我們應該要專業與人文兼容,因此慈濟的精神,如:人傷我痛、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愛、視病如親等等概念陸續加進來,對護理賦予不一樣生命價值和精神的意義,這也是一個比較東方文化的基底的概念。」

 教育是百年樹人的工作,學生的行為改變不是一朝一夕可見,常常是須要有很大的耐心與毅力等待的,教育的成果又是如此難以測量,究竟課程的安排是否能達到原先的目標,那顆種子是否發了芽,學生的表現是否符合期待,而學生自身的感受又是如何?是須要不斷地回頭重新檢視,才能有繼續向前的力量。彭台珠主任曾與師長走出教室到全臺各地拜訪畢業校友的主管,聽取其意見,從雇主的意見中,感受到護理主管們欣賞與鼓勵系友們,她說:「聽到學生畢業後能在職場工作順利,且符合職場對人才需求的期望,這是我們身為教育工作者最甜美的成果。」護理教育是良心工作,需要用心培育並身體力行,。也有企業主表示,畢業生的表現讓業主感到很放心將工作交給他作,這位企業主還深深地向彭主任深深一鞠躬,表示致謝。

 護理人力短缺的議題,彭主任感到傷心難過,護理學生經過四年的大學專業訓練並要通過護理師證照考試,但到醫院擔任護理工作時,護理師的時薪與只訓練100多個小時的照顧服務員不相上下,感受到護理師受到非常不平等的對待,期望專業團體或政府要重視這個議題。

 給護理人員的期許-珍愛護理,自我實力增能

願意念護理畢業後又願意從事護理工作的人,大多是具有一顆柔軟且樂於付出服務他人的心,雖然臨床相對於其他行業是屬於高強度的工作,提早到班延後下班幾乎是個常態,工作夥伴之間又常是互相的連動,舉凡排班、休假、請假、夜班、特定工作任務分配、同事之間病假、離職、生產育嬰請假等等常是牽一髮而動全組人員,加上有些工作環境對於護理師並不能提供相對友善的對待,以致護理人力大量流失,實屬可惜。建議有心把護理工作當作是終生志業的護理姐妹們可以思考如何提升自己選擇工作的能力,自己栽培自己,厚植職場移動力,讓自己有能力選擇願意好好對待我們的工作場所,讓自己能夠活得自在樂於工作,而不是每天只剩下疲憊的身體與很累的心,期許每一位護理師們都有能力讓自己好好的過每一天。

 國際護理榮譽學會 中華民國分會
 台北市信義區吳興街250號 護理學院A1318辦公室
 The Honor Society of Nursing, Sigma Theta Tau International,
 Lambda Beta-at-Large Chapter in Taiwan, R.O.C
聯絡電話(02)2966-1733
虛擬主機 & 網站維護威普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