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Efficacy of a self-management program on   quality of life in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自我管理方案介入對結腸直腸癌病人生活品質之成效:隨機對照試驗 
             | 
        
        
            | 
             出處: 
            Wang, T. J.,   Chang, S. C., Hsu, H. H., Huang, C. S., Lin, T. R., Lin, Y. P., & Chang,   K. S. (2023). Efficacy of a self-management program on quality of life in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European Journal of Oncology Nursing, 67,   102431. 
             | 
        
        
            | 
             網址:https://doi.org/10.1177/10547738221121447 
             | 
        
        
            | 
             作者: 
            Wang, Tsae-Jyy 王采芷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教授兼教務長 
            Chang,Shih-Chang 張世昌 國泰綜合醫院 結腸直腸科 主任 
            Hsu, Hsi-Hsien 許希賢 馬偕紀念醫院 副院長 
            Huang, Ching-Shui  黃清水 國泰綜合醫院醫務顧問 
            Lin, Ting-Ru 林婷茹 耕莘健康管理專科學校 助理教授 
            Lin, Yu-Ping 亞東科技大學護理系 助理教授 
            Chang, Ko-Shih 張克士 員榮醫療體系員榮醫院總院長 
             | 
        
        
            | 
             轉譯者:林婷茹委員 耕莘健康管理專科學校護理科助理教授兼護理科主任 
             | 
        
        
            | 
             證據等級:Level II 
             | 
        
        
            | 
             實證標準:Oxford Centre   for Evidence-Based Medicine 2011 Levels of evidence 
             | 
        
        
            | 
             實證類型/研究:隨機對照試驗 
             | 
        
        
            | 
             問題重要性: 
                結腸直腸癌(CRC)是世界上第三常見的癌症,也是全球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隨著早期檢測和治療的持續進步,CRC的存活率每年都在上升。然而,患者仍然必須應對CRC帶來的治療副作用,以及長期的症狀困擾。這些影響不只是身體不適還有顯著的心理困擾以及未滿足的心理社會照護需求,這些困擾與需求可能持續存在或隨時間變得更為嚴重,因此需要有效的症狀處理策略與可及的心理社會支持。治療結束後的時期是進行生活方式介入的好時機,因為患者在這個階段有足夠的精力和動機來做改變,患者在完成治療後的轉變期提供的自我管理支持措施旨在幫助患者從治療轉向生存,並改善其生活品質。自我管理支持是指健康專業人員提供的知識、技能、信心和援助,以幫助患有長期健康狀況的患者有效管理他們的日常生活,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自我管理支持措施對癌症患者產生積極影響。接受與承諾治療(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ACT)是一種以證據為基礎的認知行為療法(CBT),它利用接受、正念、承諾和行為改變策略來提高心理彈性,透過ACT,患者可以探索採用不同的態度來幫助他們應對痛苦。它鼓勵他們保持正念和接受的態度,擺脫心理限制,並對自己的情況進行評估,發展心理靈活性,揭示個人價值觀,並制定目標和行動計劃以實現真正的改變。因此,驗證以接受與承諾治療的自我管理計畫對結腸直腸癌患者的生活品質、情緒困擾、疲勞、身體活動和水果蔬菜攝取的實證成效。 
             | 
        
        
            | 
             目的與方法: 
            本研究的目的在探討以ACT為基礎的認知行為療法合併自我管理支持計畫介入對結腸直腸癌患者的焦慮、憂鬱、疲倦、身體功能、癌症相關的生活品質、身體活動量、蔬果攝取量。研究設計採隨機對照試驗,以結腸直腸癌I至III期且完成根治手術或化療後一個月的患者為對象,收案地點為於台灣北部二家教學醫院結腸直腸外科進行招募156位個案,由於疾病分期與症狀、手術方法和化療程序以及兩家醫院之間的差異,因此根據癌症分期(I–IIA vs IIB–III)和招募醫院進行分層隨機分派。實驗組接受訓練的護理師提供2次60分鐘一對一的個別自我管理策略的技能培訓、結腸直腸癌自我管理手冊和12次15-20分鐘的電話追蹤。自我管理策略訓練的內容包括ACT策略、問題解決、行動計劃制定、目標確立、反思和持續監測。手冊內容包含出院返回家、治療中、後的症狀管理、心理支持、放鬆訓練和生活方式調整相關的醫療訊息,以及評估問題、設定目標、制定行動計劃和追踪情況等自我管理策略。常規照護組接受常規的護理指導。兩組研究對象均經過說明填寫受試者同意書後進行前測、收案後二個月、四個月及六個月進行問卷資料收集,問卷內容包括基本資料表、疾病臨床分期及治療、醫院焦慮和抑鬱量表(HADS)、簡短版國際身體活動問卷(IPAQ)、美國餐桌研究快速食物掃描(評估蔬菜水果的攝取量)、慢性病治療功能評估—疲勞(FACIT-Fatigue)和癌症治療身體功能評估—結腸癌(FACT-C)。 
            PICO 
            P:結腸直腸癌(I至III期)患者 
            I :以ACT(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為基礎的自我管理支持計畫 
            C:接受護理指導單張 
            O:焦慮、憂鬱、疲倦、身體功能、癌症相關的生活品質、身體活動量、蔬果攝取量 
             | 
        
        
            | 
             結果: 
            1.      焦慮憂鬱方面,使用以ACT為基礎的自我管理支持計畫介入與常規方案相比,在焦慮、憂鬱方面,可顯著改善(焦慮:β = -2.22,p = 0.001;抑鬱:β = -1.48,p = 0.033)。 
            2.       在疲勞、身體功能以及結腸直腸癌特定的生活品質方面,使用以ACT為基礎的自我管理支持計畫介入與常規方案相比,在時間變化上有顯著差異(疲勞:β = 4.46,p = 0.001、身體和功能測量:β = 6.16,p = 0.005;結腸直腸癌特定的生活品質:β = 7.45,p = 0.012)。 
            3.       在身體活動或水果蔬菜攝取的變化方面,使用以ACT為基礎的自我管理支持計畫介入與常規方案兩者沒有顯著差異。 
             | 
        
        
            | 
             轉譯應用: 
            1.    藉由本研究結果,使用以ACT為基礎的自我管理支持計畫介入,能有效提升結腸直腸癌病人治療後半年疾病相關的生活品質、焦慮、憂鬱、疲倦和身體功能。 
            2.       藉由本研究結果,使用以ACT為基礎的自我管理支持計畫介入,未能明顯提升結腸直腸癌病人治療後半年的纖維攝取量及身體活動量的效益。 
             | 
        
        
            | 
             關鍵詞:結腸直腸癌、接納與承諾治療、自我管理支持方案、生活品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