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 2024 年 05 月 28 日 第89-4期會訊
 芳草集
 專訪人文科學兼備的傑出全人護理專家胡文郁教授

訪談撰稿: 國際榮譽護理學會 編輯委員會 張榮珍

全人照護,融入服務、教學、研究「胡椒鹽」配方的起始

永遠帶著微笑,滿腔熱忱的胡文郁教授認為「全人照護是以人為本的照護」,她身為一位護理學教授、護理主管及臨床護理專家,對胡教授而言,教學、研究與服務是環環相扣的,胡教授從大學畢業後,直接進入醫院擔任基層護理師,在學校也從擔任助教與講師開始,護理的路上,一向都是臨床與教學相輔相成,搭配研究執行,落實服務、教學、研究並進的「胡椒鹽」配方,胡教授展現了從基層到領導、從基礎到進階、從新手到專家的護理範例。

胡教授回想過去,在民國74年由當時任台大醫院護理部周照芳主任帶領,推動全人照護實務,希望能提供住院病人完善的全人照護,因此當時周主任號召自己母校台大護理學系畢業的年輕護理師,轉任到心臟內科病房,提供total care,落實全人照護理念,胡教授記得當時年輕的自己對於可以把在學校所學的所有護理照護技能實際落實應用,心中還是很感動的,提供病人全身擦澡、提供身心靈社會靈性全方位完善照護,護理品質和病人照護成效是相當令人滿意的,可以看到充分落實全人照護其成效是深深受到肯定的。

在醫院任職一年後,便從醫院轉回母系擔任助教,負責指導大學部學生的腫瘤護理學實習;不久,新的挑戰又出現了,由於台大護理學系與附設醫院護理部向來緊密合作,因此擔任學系講師的胡教授,受邀回到附設醫院全時兼任血液腫護病房護理長,換言之,全部上班時間多數都在病房擔任護理長,同時進行教學與研究工作,確實需要在護理長、護理系教師、年輕護理研究學者三重專業角色職涯間,有效管理時間取得平衡,好不容易落實「胡椒鹽」配方平衡時,新的需求、新的挑戰又出現了。

 

從癌症照護到癌末善終,骨髓移植到安寧照護

當時的台大醫院護理部主任和台大護理學系主任陳月枝教授,基於台越合作計畫的需要,台灣與越南在血液腫瘤照護合作甚多,臺大醫院有了開設骨隨移植病房的必要性,胡文郁教授便承擔籌備與創設台大醫院骨髓移植(Bone Marrow Transportation, BMT)病房的重責,施行先進的骨髓移植,協助推展台越醫療合作計畫。在數年照護癌症病人與家屬的經驗後,從當時的癌症照護看見末期病人未滿足的需求,就是「想要能善終」,想要「好死」,胡教授向來充滿俠女精神,不忍末期病人接受無效醫療、受盡折磨、無法善終,因此便召集志同道合夥伴,就是心目中真心想為病人與家屬提供優質末期照護的護理師們,一同打天下,創立臺大醫院安寧病房,當時胡教授已經升任督導長,也正巧神經科教授陳榮基醫師從日本考察回來,深深體會到安寧照護的推動不能再等待,一定要趕緊推動,記憶猶新在風光明媚的宜蘭冬山河主管共識營途中,講定了邀請小兒科護理長王浴,和邀請挑選具熱忱、理念相近、有熱忱的六位護理師,踏上開設安寧病房之路,從6床開始,漸漸擴床到17床,感謝長官支持和同儕合作,讓身心靈社會全人照護和末期病人善終好死得以實踐。

創立安寧病房之初,胡教授也遠赴英國King’s College受訓,那是全球培育安寧照護的重鎮,當時有鑑於末期病人能用的「武器」並不多,除了採用針灸、按摩、輔療等,倒是基本護理學技能充分發揮的好時機,基本護理學的發揮,是變成每日日常,很踏實,很落實的全人照護,從頭到尾、自內到外提供全人照護;此外,安寧照護也很需要團隊會議、家庭會議,可以和許多專業合作一起照顧病人,安寧照護過程中,病人「想回家」善終的望想漸漸明顯,但多數出不了院,當時衛福部想要徵求「安寧居家試辦計畫」,因此在陳月枝教授卸任主任職務的最後一天送出申請計畫,後來計畫便也通過了,研擬居家安寧的照護模式及完成試辦計畫,後來也成為全國參酌廣泛推動的示範。

 

安寧病房照護創辦,創建安寧共照與安寧居家

安寧的推動,具有重要性和臨床意義,但是安寧護理師練就一身的功夫可提供末期病人有品質的照護,但當時發現入住安寧病房的末期病人,往往一兩天便離世,無法真正受到安寧照護而善終,無法好好完成四道人生,轉進安寧病房的時間太短,若僅剩臨終助念最常見,那無疑是錯過安寧善終的時間與機會,所幸在公私協力的努力下,透過蓮花基金會經費支持一位專任助理,得以全時全心好好推動與辦理安寧照護,倡議有品質的善終,開始努力協調與溝通,讓病人的原單位、原醫療團隊,可以更早轉介,使得病人在末期還有機會表達心願與完成夢想,臨床實務又發現病人無法及早接受安寧照護其中一項關鍵因素是沒有被及早病情告知且提供安寧療護為一種選項,不知道如何成功且適切地進行病情告知,沒有把握可以與病人和家屬溝通疾病走到末期等都是當時既存的現況。

胡教授當時為博士生在西雅圖華盛頓大學交換進修,知道國內在徵求「建置癌末病情告知指引」計畫,因此承接計畫透過研究了解到醫師認為是病人家屬常不願意將真實病況告知病人,怕病人知道是罹癌是末期,但實際的研究資料卻發現,家屬和病人都希望醫師能據實以告,讓自己能了解病況,做出選擇,因此後來續辦醫師病情告知的工作坊,透過教育訓練,增加告知的知能,才不會延遲轉介,才能及早將安寧療護的機會帶給末期病人,因為可以提早告知,才能提早轉介,結果就是安寧病房住院天數,從平均三天得以延長,安寧的四道人生和舒適護理才得以發揮,高品質的護理才真正讓病人受益。胡教授一直相信,臨床實務結合研究,才能更精進護理教學,因此她在博士班進修期間,為了增加臨床實務能力,自己寫了一個照會實習計畫,提供院內同仁當遇到有困難的個案,就可以要求照會,胡教授便前往了解並提供意見,實際上提供醫院內同仁安寧療護的諮詢建議,當可以及早轉介安寧病房的成果達成時,病人可以及早入住,入住天數不再僅是兩三天,於此同時,漸漸面臨安寧病床一床難求的窘境,這便是目前「安寧共照」廣泛推動的開端,衛福部在民眾需求下,逐漸願意接受,因而提出安寧共照計畫,台大開始培育一位有安寧照護專業的護理師全時間專心做安寧共照,全時間落實安寧共照,也就是和原先欲轉介的醫療團隊共同合作,提供安寧療護,可以解決安寧病床不足的困境,更可以使得每一位接近末期的病患,得以儘早接受安寧,後來試辦模式成功後,全國其他34家醫院也就開始同樣模式,都紛紛能提供安寧共照業務,陸續也將安寧推動到居家,讓病人更有機會在自己熟悉的環境,舒適的居家中接受安寧,得以善終。

在醫藥科技發展下,啟動臨床研究護理師(clinical research nurse, CRN)專業

        在楊泮池校長擔任院長時期,約當1998年國家要發展生醫藥產業, 支持新藥發展,衛福部支持台大發展臨床試驗中心,需要培育可執行臨床試驗研究的人才,首先需要培訓臨床試驗研究護理師,胡教授心想也是可以把安寧照護的理念帶進臨床試驗,病人可先參與臨床試驗,若結果還是走向生命末期,那就可以及早提供安寧照護,換言之,腫瘤在數十年前被認為是末期、不可治癒、死亡無法避免,所以參與新藥研究試驗,或許是另外一線希望,另外一個存活機會,病人萬一參與的試驗結果不理想,還有機會轉介安寧照護;在當時,身旁同儕有些認為臨床試驗和安寧療護似乎彼此衝突,一個是積極治療,甚至是接受未上市、人類首用的藥劑,另一個卻是主張不再積極治療,而是接納生命走向終點的課題,要安排舒適完成人生旅程,胡教授認為兩者其實有其共通點,也能互相搭配運用,其實並不互斥,而是醫護需要接受倫理教育,具備倫理敏感度與倫理思辨能力,才能落實全人照護理念,與需要的病人好好討論治療的選擇,是進入臨床試驗,追求新契機;或是選擇安寧,落實舒適善終,就是說能依照病人的需求,協助病人選擇最適合的方案,做出最適當的決策,就是落實醫病護病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 SDM)的精神。

發展臨床試驗研究護理初期,當時CRN的角色職稱,比較多是採用研究助理(research assistant, RA)或是試驗協調員(study coordinator, SC)的職稱或聘任方式,受聘為CRN或是採用CRN職稱尚不是非常普遍。胡教授因此向國科會申請一個培訓計畫,可提提供護理師三個月留職留薪赴國外受訓,然而該培育計畫通過補助後,卻發現不少試驗計畫主持人無法放人,無法同意讓CRN離開三個月出國受訓,試驗主持醫師多數認為那樣會影響試驗案的進度,試驗案就會沒人可執行,因此最後只好胡教授和當時的護理系主任戴玉慈教授一同赴美受訓,去參訪了三個美國著名的臨床試驗執行機構,去學習相對成型成熟的美國試驗機構與管理單位,當時在美國紮實受訓一整個月,回國後便開始在台大開設CRN學分班、學程班和學位班等,當時台大醫學院院務會議決議希望能有CRN碩士學位或學程,因此透過一個為期五年的中長程計畫,規劃CRN的培訓教育從學分班到學程到學位,有完整教育訓練規劃,計畫執行到第四年時開設了學分學程,透過跨領域跨專業的合作,呼應臨床試驗本來就是非常跨產官學各界的專業實踐,也很需要業界和教育界密切合作,甚至試驗案件的倫理審查、受試者保護檢視等,都是多面向的全人照護實例,也因此將最末端照護的安寧和最前端的臨床試驗,做了好的連結,從善終的生命尾端出發,同時也看到新藥可以延續生命的最初曙光,所以CRNs需要被教育訓練有關倫理思辨的能力,才能協助病人做出最好的倫理自主決定。

 

透過倫理思辨和倫理溝通之路,邁向國際舞台

安寧照護遇到的倫理議題是病人需要接受充分的病情告知,臨床試驗研究遇到的倫理議題是受試者需要簽署同意書,這些都和溝通息息相關,從和國際接軌的經驗中知道推動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dvance Care Planning, ACP)非常重要,可以幫忙解決末期病情告知的一些困擾,也可以更早做好死亡準備,讓善終更加有機會體現;另一方面,同樣地,要請受試者簽署臨床試驗同意書,醫師和CRNs也需要清楚說明、充分告知各種可能選擇,讓病人得以行使自主決定的權利,幾年前台灣大學孫效智教授持續推動生命教育,邀請胡教授擔任病人自主法立法推動的召集人,研擬草案以促進ACP在我國順利推展,推動ACP,過程也很可能遇到倫理兩難情況,好的訓練就是期待能克服挑戰,協助病人和家屬面對倫理兩難時,透過充分有效的溝通,可以善盡自主,完成最佳決策。

國內外增加的試驗案件帶動CRNs的需求不斷增加,需要設計系統思考教育機制,提供具科學實證的訓練,培育CRNs建立職能,台灣大學發展的CRNs培訓,在亞洲算是第一個創設相關碩士學位,也因此能和國際接軌,透過辦理CRNs分級認證,我國的研究護理師可以持續發展進階核心能力、發展可信賴專業活動和管理能力等。大約於2000年時醫學院楊泮池院長請胡教授寫一份東南亞學術交流計畫,向國合處申請經費,胡教授便以安寧加臨床試驗國際人才培訓為雙主軸撰寫計畫,邀請東南亞11個國家的醫護專家、倫理專家到台灣來進行人才交流與培訓,以安寧、試驗、倫理等為主軸,也邀請重要的歐美各界專家現場授課,使我國接軌東南亞和鏈結歐美,這樣的計畫執行了八年,後來因為疫情,交流計畫才較趨緩,有待後續再發展。

 

照護人力不足全球困擾,需要新解方

胡教授從2017年開始擔任台大護理學系主任,同時也兼任台大醫院護理部主任,發現全球化、科技化、智慧化、網絡化、高齡化、少子化、多元化等,護理人力不足的長期挑戰浮上檯面,甚至在COVID-19之後,醫療現場和護理職場,人力挑戰更加嚴峻,因此培訓護理臨床教師(preceptor),協助指導護理學生和指導護理新人,甚至推動創新育成護理小組和資訊數位教學小組,都是希望促進護理永續發展;另一方面,胡教授執行教育部的健康福祉計畫,就是要培養未來人才,恰巧遇上COVID疫情挑戰,因此醫療職場的數位化急遽發展,目標主要是要培育未來數位研發與應用人才,減少產學落差,增強數位運用能力,護理才能在人工智慧與科技蓬勃發展浪潮下,克服人才不足的困境,透過創設跨專業課程、學分、學程或學位,多和業界有更多合作,例如醫療器材或穿戴裝置研發、擴大健康福祉產業,透過更多連結,以設計思考來設計課程或學程,希望學生有研發新醫療器材的能力,讓學生和醫院的同仁能夠合作,可學習從研發到成品,從實驗室到實際落地應用,甚至加上行銷與管理等技能,讓研發創新和申請專利以外,還能真正實證臨床應用,這些都是胡教授認為未來還要持續努力的方向。

胡教授過去長期擔任台灣護理學會護理教育委員會主委,也擔任台灣護理教學學會理事長,加上擔任台大護理學系所和附設醫院護理部主任等多重身份,深深體會面對高齡少子化時代,護理人力荒在COVID-19期間與疫後,護理人力不足更加嚴峻,因此規劃與執行衛福部的人力改善試辦計畫,要推動技能分級合作(skill-mixed)計畫,當時壓力很大,有來自各界的反對或疑慮,胡教授認為總是應該要有實證結果,若是實證結果發現可行就擴大推動,若是不可行就可以暫緩推動,原本各家醫院沒有意願推動,本來胡教授透過溝通,取得臺大醫院管理階層初步同意提供經費支持試辦,後來衛福部表示可以有三億元經費支持試辦,原先反對或是觀望的機構紛紛表示也有興趣試辦,因此第一年便有40家試辦,到了第二年經費更增加到五億元,增加納入到80家機構試辦,後來胡教授也寫了推行建制培訓草案供衛福部政策參考,我們真正做的是skill-mixed的照護模式,不單僅是共聘照護制度,所以透過工作坊說明後,病人家屬和護理師都很愛,不過可能醫院管理階層還持觀望態度,因為skill-mixed計畫要成功推行,其中可以和護理師合作,以協助推行全人照護的技能混合護理佐理人力(nurse assistant, NA),最好是由醫院招聘,醫院要算出時數與人數需求,確實做好分級分工,才能克服目前外包、不易管理、不易培訓、不易分工的困境,透過院聘訓練,才能為品質把關,才能好好分工,好好skill-mixed,特別是在這個高齡少子化時代,住院病人家中越來越沒有人力支援照護或生活輔助,因此人力更要好好運用,要有系統思考模式,不能零星片段解決問題,胡教授取得台大管理學院EMBA學位,其中的訓練就是體認真的需要分級分工,整合照護,才能根本解決護理人力端短缺的問題,護理專業已有不少碩士或博士學位畢業的人才,因此台大安排全時的四個名額臨床護理專家,協助推動skill mixed計畫,這樣較能持續推動專業發展,同時期胡教授擔任主任期間,也開始推動專科護理師臨床教師(NP preceptor)訓練班、青年領袖培訓營、迷你EMBA訓練班等,希望能多面向培養年輕優秀的下一代,克服過去較多點性或線性思考問題解決,未來要更多系統思考,不能僅從增加系所數量、招生名額、執照考試次數等著手,需要更加全面系統思考與解決,因為在2020年護理職場新入職與在職人員離職已呈現黃金交叉,如果僅有政策協助,但缺乏資訊協助,要順利合聘共用與順利分級分工,都將很困難。

 

透過大學社會責任實踐,展現護理專業願景

胡教授認為她的近四十年護哩職涯體會是「要服務別人之前,要先學會照顧好自己,對自己關懷,實踐self-compassion,善待自己」,因此胡教授和正念學會要一起出一本書,原先是余玉眉教授透過一位香港學者的啟發,希望護理系學生都要學會照顧好自己,因此胡教授在台灣大學創設了心安寧好服務社團,目的培育學生照顧好自己,才能服務他人,透過擔任志工,服務社會;胡教授也透過開設服務學習課程,落實大學社會責任計畫(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R),透過教導學生、種子教師與社區民眾各種生活技藝,強化各種自我照顧技能,社區里民都感興趣,從免費參加,到後來願意付費參加各種課程,就是將技藝技能帶進社區,強化社區大眾自我照顧,建置「慈悲關懷社區」以追求健康福祉。

COVID疫情期間,教育部持續徵求大學執行台非計畫,強化國際影響力,雖然當時還是疫情鼎盛時期,但護理不缺席,胡教授還是主持第一年台非交流計畫,透過線上教育增能工作坊,結合科技與透過設計聊天機器人,克服網路連線困難,成功協助非洲國家增能解決臨床照護問題;而台非國際交流計畫第二年已可出國實體交流,所以結集護理專家學者,組團實際前往非洲現場,透過科技設計聊天機器人、協助手寫病歷資訊化,參訪當地醫院給予專業諮詢建議,主題是傳染病和婦幼衛生為主,台非交流計畫於2024年已邁入第三年度,已有更加成熟多元的合作內容,例如是針對老人臨床病人做出生命繪本、用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畫出生命繪本、透過敘事方式結合AI,為個案做出生命繪本,台非計畫的成功,促使史瓦帝尼、肯亞和許多民間團體NGO,預計共同發起60個國家100個學校的國際合作發聲,向聯合國(United Nations, UN)訴求共同合作推動永續發展目標(SDG),於此,胡教授領軍的台灣護理教育學會就是成功促成計畫的合作平台,因此胡教授近來可是經常跑大使館,拜訪聖文森、海地等大使館,希望透過大使,可以一起發聲推動這樣的國際交流。胡教授過去常受東南亞各國邀請,去擔任教學和臨床研究的諮詢與指導專家,所以也很常跑亞州各國出差,去進行指導和合作,是幫忙台灣做學術外交,後來雙向交流後,東南亞各國領導者,也到訪我國各機構,開啟建交與合作,增加我國與各國的國際合作。

整個訪談的最後,胡教授送給所有護理學生與護理人的勉勵是有意義的事情,不要害怕困難,符合潮流與需求趨勢就去做,建議在各種場域中都可以試著在優質照護的同時思考執行研究計畫,詳實完整收集與分析資料,就能夠真正達成以臨床與社區實證為依據的護理照護研究計畫,胡教授從過去許多跨領域、跨專業與跨國的研究經驗,很鼓勵護理新生代可以發揮護理專業強項貢獻社會,執行研究計畫過程便會看到不同的觀點與想法,可以增加生命的豐富程度,也要記得從愛惜自己出發,善待自己才能照顧他人,發揮護理專業的永續影響力。

 國際護理榮譽學會 中華民國分會
 台北市信義區吳興街250號 護理學院A1318辦公室
 The Honor Society of Nursing, Sigma Theta Tau International,
 Lambda Beta-at-Large Chapter in Taiwan, R.O.C
聯絡電話(02)2966-1733
虛擬主機 & 網站維護威普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