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 2024 年 04 月 30 日 第89-3期會訊 | |||
新知宅急便 | |||
標題: The Impact of Engagement with the PARO Therapeutic Robot on the Psychological Benefits of Older Adults with Dementia. 出處: Chen, S. C., Jones, C., & Moyle, W. (2022). The impact of engagement with the PARO therapeutic robot on the psychological benefits of older adults with dementia. Clinical Gerontologist, 1–13.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網址: https://doi.org/10.1080/07317115.2022.2117674 作者: 陳淑娟、國立臺南護理專科學校護理科 助理教授 (通訊作者) Cindy Jones, Health Sciences & Medicine, Bond University Wendy Moyle, School of Nursing and Midwifery, Menzies Health Institute Queensland, Griffith University 轉譯者: 張祐瑄、國立臺南護理專科學校護理科 助理教授 證據等級: Level III 實證標準: Oxford Centre for Evidence-Based Medicine 2011 Levels of Evidence 實證類型/研究: 類實驗研究法 問題重要性: 失智症影響身體機能,使個體之心理和社會功能逐漸下降,降低個體自我照護的能力;尤其住在機構之患有失智症之長者,常伴隨著社交隔離與孤獨之感受。PARO陪伴機器人是一款外觀像小海豹,具有聲音、光、溫度、觸覺及姿勢覺等五種感應器,可透過語言和非語言的互動方式,增加長者的社交參與度,進而提升長者的健康與身心安適。然而目前台灣機構目前使用社交機器人以陪伴長者的風氣仍不普遍,因此透過研究的方式,探討PARO陪伴機器人對於提升機構長者心理效益的成效。 目的與方法: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討為期8週、每次60分鐘的PARO機器人介入對於降低失智症長者憂鬱及孤獨感之成效,以及探討對PARO機器人的情緒、行為表達和參與度。 研究方法: 以類實驗研究之重複測量方式,招募65歲以上、輕度至中度認知缺損,且具有潛在憂鬱的個案,分派入實驗組或對照組。實驗組個案接受為期8週,每週3次,每次60分鐘的PARO陪伴機器人互動體驗;對照組的個案則無進行任何介入措施。測量的工具包含UCLA Loneliness Scale-version 3、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 – Short Form和Engagement of a Person with Dementia Scale,用以測量個案孤獨感、憂鬱和參與社交活動時情緒和行為的表達變化。測量的時間點包含介入前、介入後第4週、介入措施8週結束後,及介入措施結束後1個月。 P: 65歲以上、輕度至中度認知缺損,且具有潛在憂鬱的個案 I: 接受PARO陪伴機器人互動體驗 C:無 O:孤獨感、憂鬱程度、參與社交活動時情緒和行為的表達 研究結果: 原接觸60名個案,6位長者因故退出,故共有52名個案完成此研究,年齡介於65至96歲,平均年齡81.2歲。結果顯示,PARO機器人可以顯著降低失智長者的憂鬱(F = 19.54, p < .001, Partial η2 = 0.550)及孤獨感(F = 17.601, p < .001, Partial η2 = 0.524),增加長者參與社交活動時情緒和行為的表達能力(F = 21.802, p < .001, Partial η2 = 0.776)。 轉譯應用: 隨著機構失智長者的盛行率增高,對於提升長者們的心理效益照護措施可採更具有創意的照護模式。PARO機器人可以顯著降低失智長者的憂鬱及孤獨感,並增加長者參與社交活動時情緒和行為的表達能力,建議台灣可多加推廣陪伴型機器人於機構長者的應用。 關鍵詞: PARO、憂鬱、孤獨、參與度、心理效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