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護理主導聽力復健介入方案對老年人健康結果之成效:一項隨機對照試驗
Effects on health outcomes following a nurse-led hearing loss management intervention designed for older adult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
出處:Y.-C. Tseng, N.-T. Chang, S.H.-Y. Liu, B.-S. Gau, T.-C. Liu, & M.-F. Lou (2025). Effects on health outcomes following a nurse-led hearing loss management intervention designed for older adult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 (Available online 11 March 2025)
|
網址:https://doi.org/10.1016/j.ijnurstu.2025.105050
|
作者:
曾雅涓 長庚科技大學護理學系助理教授
張念慈 臺灣大學護理學系副教授
劉欣怡 臺灣大學護理學系助理教授
高碧霞 臺灣大學護理學系副教授
劉殿楨 臺灣大學醫學院耳鼻喉科教授
羅美芳(通訊作者) 臺灣大學護理學系教授
|
轉譯者:張榮珍 臺灣大學護理學系所副教授
|
證據等級:Level Ib
|
實證標準:The Oxford Centre for Evidence-Based Medicine (CEBM)
|
實證類型/研究:單盲、平行分組、重複測量設計的隨機對照試驗
|
問題重要性:
聽力損傷在老年人當中很普遍,也對健康產生負面影響。有效因應聽力損傷的策略往往缺乏優先性,目前尚不清楚為老年人提供資訊的介入措施是否能改善聽力損傷造成的生活困擾與健康影響。本研究的目的在於探討專為老年人設計之護理主導聽力損傷復健介入措施對溝通能力、孤獨感、憂鬱、生活品質和助聽器使用滿意度的影響。
|
研究方法:
一、研究設計:單盲、平行分組、重複測量設計的隨機對照試驗,從耳鼻喉科門診收納57位年齡65歲以上聽力損傷之長者,收案期為2021年9月到2023年10月。
二、介入措施:實驗組28位接受為期10週,每週1次,每次60分鐘的聽力復健方案,包括手冊提供訊息、助聽器與聽覺輔助設備、溝通策略與技巧、個人因應方式與適應、心理社會支持、壓力處理以及每週追蹤電話聯繫;控制組29位則為等候名單。
二、成效評估:兩組所有研究對象於實驗介入前(前測,T0)、實驗介入後3個月(T1)以及實驗介入後6個月(T2)等三個時間點進行資料收集。成效指標包括:老人聽力障礙量表-篩檢版、10題流行病學研究中心憂鬱量表、短版UCLA孤寂感量表-8題以及SF-12健康生活品質量表,以意向分析法準則進行分析,以廣義估計方程式檢定聽力復健介入的成效。
P:65歲以上聽力損傷之長者
I:護理主導聽力復健介入方案
C:等候名單
O:聽力障礙、憂鬱、孤寂感、生活品質
|
研究結果:
控制年齡變項後,實驗組的溝通能力與控制組相比有更大的改善(平均差 = -8.51,95% 信賴區間為CI:-12.37 至 -4.65,p < 0.001),且對助聽器滿意度增加 (平均差 = 3.90, 信賴區間為95% CI: 1.84 至 5.96,p = 0.001)。與等候組(Waiting List)相比,實驗組的溝通能力在 3 個月的隨訪中持續得到更大的改善(平均差 = -5.95, 信賴區間95% CI:-10.48 至 -1.42,p = 0.007)。兩組之間在孤獨感、憂鬱或生活品質方面未發現顯著差異。
|
轉譯應用:
l 為聽力損傷的老年人研發制定了一項為期 10 週護理主導的 「聽-說-活動(Hear-Talk-Activity)」 介入措施,含健康教育、社會心理支持、壓力管理和應對技巧。
l 介入措施完成後的評估顯示溝通能力和助聽器滿意度均有改善,在 3 個月的追蹤評估發現溝通能力的改善是持續的。
l 照顧高齡族群的護理師應將長者常見的聽力損傷自我管理策略,納入臨床照護護理措施中。
|
關鍵詞:成人、老年人、高齡者、溝通、聽力、護理主導、隨機對照試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