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 2022 年 02 月 17 日 第81-4期會訊
 芳草集
 

專訪2021 FAAN得主-柯乃熒特聘教授

準備自我等待機會: 從傳染病到護理科技發明的奇幻旅程


訪談人
: 吳佳儀副教授

 本期芳草集很榮幸能與成大特聘教授柯乃熒老師近身接觸,在疫情下以電訪方式完成訪談。柯教授先分享了她申請美國護理學院院士(FAAN)的過程,忙碌的她原本在2014年就被推薦去申請,孰知因家庭及工作因素一路就忙到了2019年才正式提出申請,這當中接下了學校衛保組組長工作打了登革熱的仗、接著忙成大醫院護理部副主任的工作、直到201912月備戰COVID-192020年疫情稍穩後,才有空申請FAAN,可以體會她為公共事務犧牲奉獻的忙碌程度,排在個人利益之前,在疫情期間她更擔任台南市跟高雄市COVID-19的專家顧問團,發揮傳染病專業為社會服務。

        大家應該都知道柯教授從愛滋病照護奠定臨床基礎、再跨到傳染病議題進行跨領域研究,但大家可能不知道她原來是個反骨的南丁格爾,有興趣知道柯教授從小家庭教養到高中歷程乃至於臨床照顧愛滋病患的反骨故事,請參台大科學教育發展中心「CASE報科學」人物專訪(https://case.ntu.edu.tw/blog/?p=35929)。反骨的柯教授很有主見,她堅定自己的想法,在那個愛滋病還不被了解的年代,她便自告奮勇地接下臨床照護的挑戰,克盡護理職責,從臨床建立門診照護及社區服務模式,從直接接觸病患看見最真實的需求,再到政策影響。後來柯教授到華盛頓大學能在護理研究的過程中主導自己的學習,有如大海中的一條小魚般優游自在,同時在對3C科技的興趣引導下,從登革熱時期的捕蚊燈研究跨到了COVID-19疫情下的溫心手環研究與實務應用。

        談到柯教授一路走來的經歷,她很鼓勵護理人堅持走在臨床的最前線,傳染病在哪裡,我的人就在哪裡",她從愛滋病、登革熱、到COVID-19都是跑在最前面,當別人說:技術尚未成熟、無法應用手環時,她卻認為此時不進場,更待何時?她的想法是:要跟前線的人站在一起,你才會知道他們的需求在哪裡。這樣的精神也充分發揮於教學中,她帶著學生進行國際合作,創新研發、做跨領域、做物聯網,也都是走在最前線,她鼓勵護理人要做自己的興趣、而且要持續累積經驗",她特別勉勵後學:做好每一件事,千萬不要放棄臨床,因為臨床才是滋養整個護理的知識建構;你要有影響力,一定要被看見,什麼叫被看見,就是當事情發生的時候,你就在那裡"。在科技跨領域方面,柯教授從傳染病的共通點開始下手,也就是「發燒」,開始發想出智慧手環的雛形,透過體溫數據及時蒐集分析,預測個案發燒的可能時間點,在發燒之前便能提醒使用者與醫療團隊,有效掌握個案狀況以利醫療評估與救援,此一護理科技的發展也是走在世界的先端。

在她的字典裡,沒有「困難」二字。柯教授自述自己的個性就是遇到困難就把它當成挑戰, 我到醫院當護理部副主任,就遇到登革熱,然後遇到地震遇到病人跳樓、上吊自殺我就是早上七點半就到辦公室的那種人,你就會一直在學事情,很多新的挑戰無法從過去經驗中複製,但從這些困難中她認為沒有什麼事情做不到,而是你要怎麼做,每一次的經驗累積都是為了做最好的準備,所以很感謝過去的經驗、過去的人脈累積,這許多的經驗才能幫助你面對下一個挑戰。問到柯教授她最驕傲的事情是什麼?她說:最驕傲的就是有很棒的學生,然後這些學生後來變成自己的合作對象、合作夥伴,然後最驕傲就是跟你合作的年輕老師陸續升教授,她在她的領域繼續發光發熱。,柯教授的學生中不乏醫師或跨科醫療專業人員,從她的研究團隊論文發表中可窺見其研究實力,光2020年有高達37篇發表,且主題貼近社會脈動。從柯教授的分享中可以感受到其對學術的投入與無私的奉獻精神,帶領後進發揮護理價值,且持續提攜後進不遺餘力,更值得一提的是-她為護理樹立起跨領域團隊的領導地位,足為典範。

這次有機會能一窺柯乃熒教授的故事,了解她得獎的故事及背後的心路歷程,對於身為護理人的我同感驕傲,非常恭喜柯教授能得到這個殊榮,她是許多護理後輩們的典範,也是許多護理人未來繼續邁向世界舞台的心靈導師,謹以此文獻給柯教授,及許多懷抱夢想的護理夥伴們,期待未來台灣護理有更亮眼的發展在世界發光發熱!

 

 國際護理榮譽學會 中華民國分會
 台北市信義區吳興街250號 護理學院A1318辦公室
 The Honor Society of Nursing, Sigma Theta Tau International,
 Lambda Beta-at-Large Chapter in Taiwan, R.O.C
聯絡電話(02)2966-1733
虛擬主機 & 網站維護威普網站